第两千八五章 大食内乱(2 / 3)

天唐锦绣 公子許 3089 字 1个月前

赛因逆势崛起,让这些人看到了希望,自是蠢蠢欲动......

房俊放下酒杯,道:“所以此次穆阿维叶征召的部族,皆是以往与阿里关系亲密之辈,他的想法无外乎攻陷西域威逼大唐的同时,也将这些部族消耗在西域战场上。”

即便以禄东赞的城府深,此刻也不禁深感震惊。

最重要不仅是唐军能够洞悉穆阿维叶的心思,以及大马士革的朝堂动向,更在于房俊身在大唐,如何能够知晓万里之外的麦地那局势?

大唐水师再是无敌,大唐商贾再是足迹遍及大洋,却也不能深入陆地,居然对麦地那的侯赛因了如指掌?

他深吸一口气,问道:“如何确保这个消息的真实?”

房俊笑道:“因为侯赛因一直在接受我们的援助,他的即时战略,所作所为,都是与我们一同商议。

最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,与其组织数十万的大军远征大食,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去打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,远不如在其内部钉下一个楔子,使其自相残杀。

禄东赞不可思议:“你们很早便针对大食开始布局?”

房俊颔首,道:“兵法有云,知己知彼百战不殆!大食立国之后便迅猛扩张,最近几任哈里发更是穷兵黩武、好战成性,其国之本质便建立于掠夺之上,与大唐这样依靠自力更生的国家天然相悖,迟早必有一战,自然要及早

布局、占据先手。”

事实上遇到侯赛因不过是巧合而已,但他不介意在东赞面前故作高深,给对方留下一个运筹帷幄的印象。

提及侯赛因,难免想起那个清隽秀丽、冰清玉洁的女孩,心底有所触动......

却不知无缘无故消失不见的聿明雪,现今何处?

如今想想,那丫头离去之时全无征兆,不知为何总让房俊觉得颇多古怪…………

禄东赞心底震惊、叹服,他自以为是天下少有的聪明人,运筹帷幄、指点江山都少有人及,可大唐针对大食之布局如此深远、设计如此巧妙,仍然令他叹为观止。

某种程度来说,这就是国运。

国运昌隆之时,名臣名将便会应运而生,将一个国家的文治武功推上巅峰。与之相反,国运衰颓之时,便会有佞臣,暴君诞生,桀骜暴戾,倒行逆施,国势每况愈下,一落千丈。

他摇头,叹气:“老夫自诩治国之能举世无双,时常以辅佐赞普统一高原、励精图治而骄傲,对于大唐那些个开国名将,功勋辅臣不以为然,如今才知是井底之蛙、萤之光,自愧不如啊。”

感叹一番,又露出好奇之色:“素来知晓二郎用兵善出奇谋,不拘一格,如今马斯拉玛率军住手药杀水北岸,可散城可以随时支援,却不知唐军有何谋略能够击溃马斯拉玛、强渡药杀水?”

这一战,局势之重点已经从恒罗斯城移到药杀水,而这也正是唐军开战之前的设想,已经实现,接下来双方就要围绕药杀水来一决雌雄,若唐军成功强渡河道、攻到可散城下,则大食军队极有可能军心动摇、士气崩溃、不战

而溃。

反之,若大食能够守住药杀水防线,则会争取更多时间,那些尚在路上观望,迟迟不至的部族援军,便会加快速度抵达可散城汇合,兵力占优的大食军队将会逐步推进,将战火燃遍整个七河流域。

到那时,唐军丧失战略主动,必然消耗更多的兵力、粮秣、辎重,而大唐朝廷说不得也会生变。

只要大食人能将这场战争拖下去,别太快分出胜负,那么即便一时处于劣势,也终有翻盘的机会。

现在叶齐德将十余万大军沿着药杀水排开,既有前出之犄角,亦有固守之城池,两大集团互为依托,以唐军之兵力如何突破其防线?

房俊执壶斟酒,呷了一口,笑着道:“大论难道是糊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