氏眉宇舒张“当家的,你就是瞎担心。”
“可要是征兵的诏令来了,则意味着战事严峻,朝廷损失惨重。”
葛氏刚飞扬的眉宇瞬间塌了下来,她焦急万分“那该怎么办?”
“到时候再作战已经不划算了。”
“那你的意思是?”
“到时候只能议和了。”
“可是议和不议和又不是你说的算的。”葛氏嘀咕了一句。
“你说的对。”文江投来了赞赏的目光“可我也不能如鸡豚般任人宰割,我想掺和其中。”
葛氏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文江“当家的,你一向是个明白人,我们这平民百姓的,想掺和连资格都没有,台面都上不去。”
文江握住葛氏的手道“珍娘,我知道我们现在只是在镇上纺织厂做工,勉强混个温饱。现在说这话有假大空的嫌疑。可我不想一辈子做个账房,给东家做一辈子长工。我也想给自己攒点家业,让雪儿、雨儿以后出嫁时嫁妆也丰厚一点。以前日子过得平平和和的,就这么不求上进也没什么不好。可自从爹和二哥来了一遭后,我就开始后怕。”
“你在怕什么?”葛氏用力握紧文江的手掌。
文江脸色严肃“我们家这一辈最有出息的就是我大哥文汉,可听到他可能会上战场,我们全家的第一反应是担忧惧怕而不是欣喜。珍娘,你不觉得奇怪吗?”
“这有什么奇怪的,当家的,我们是一家人,本该同气连枝。自家人才会寝食难安。”
文江摇了摇头“珍娘,我家的规矩你是知道的,儿郎们十五读书还没有成就就得学艺然后参军。我们文家从搬到潘口村的那一代算起,一直严格遵守这个规矩。按理来说,大哥只有沙场立功才能恢复文氏荣光,不然在衙门里面熬一辈子也不一定能获得晋升。爹以前都是写信劝大哥找机会立功,只有功劳足够大我们全家才能回到应天。大哥一直是我们全家的希望。可这一次爹一点都不想让大哥上战场,写信也是叮嘱他小心谨慎。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上战场有风险可回报也高,爹这回的反常不正说明战局不利,大哥只要上前线,很大程度上就是有去无回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