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波澜(1 / 2)

第5章波澜这?看到论文中的思路,张一唐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。群论?好巧妙的解题思路。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着,张一唐自然看得懂这篇论文,越往下看,他越觉得惊讶。解题思路,巧妙无比。字里行间都充斥着一种特殊的美感。数学之美。一旦有这种感觉,往往意味着证明正确。不仅正确,还足够简洁,足够优雅。看到一半,张一唐忽然惊呼。坏菜了!被人抢先了!那种感觉,谁懂啊?孪生素数猜想是他研究了三年多的课题,一门心思全部放在上面,结果却被别人抢先解决了。那种感觉,就像是苦苦追求了多年的女神,转眼间就跟别人走了。心里空落落的。同时。张一唐心底还有一丝丝兴奋,他见证了一项伟大的突破。看着,看着,张一唐的眼眸中绽放出难以置信的神采。原来是这样!他悟了!原来还能这么解,天才的创意!两个小时后。张一唐靠在椅子上,一副进入贤者时间的状态。怅然若失。既有些失望,又有点振奋。还好!还好!那位叫shengdongzhang的华人数学家没有完全证明孪生素数猜想,只是那个通讯地址是什么鬼?NingZhouchildren‘spce?宁州少年宫?开什么玩笑啊,少年宫是什么地方,不是张一唐瞧不起少年宫,而是能够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数学家,不可能呆在那里。再不济,也得是一个大学老师吧?如果张一唐不是研究孪生素数的研究者,看到那个通讯地址,他第一时间就会点x。开什么玩笑。然而,正因为看得懂,他才知道那位叫‘dongsheng张?章?’的证明有多么巧妙。孪生素数猜想的大楼,被dongsheng张?章?打开了一扇窗户。这位‘野生’数学家给大家提供了另外一条思路。群论!顺着这条路研究,说不定能进一步证明孪生素数猜想。其实,张一唐有点不太理解,这位‘野生’数学家为什么要把这篇结果发出来。而且还发的那么完整,一点保留都没有。是自信?还是自觉进入死胡同?亦或者是别的什么?……宁州。发完预印本之后,李杰就没有去管网站上的事,那玩意,只是一次小小地试水。仅凭这篇论文,还算不得‘爆炸性’的突破。在他这里,这篇论文只是投石问路,打响一点名气,回头找一份期刊,正式发表。再过一段时间,直接一步到位。证明孪生素数猜想!不过,在那之前,他得先租一套房子。总是住宾馆,那也不是个事。毕竟,他手头的收入不算太多。05年左右,已经可以在网上找房,此时的租房信息,基本都是个人用户,没什么中介。花了一下午时间,李杰就敲定了一套靠近少年宫的房子。500一个月,不搞也不低,正好是他月薪的四分之一。是的。他一个月只有2000块的工资,只比全国城镇单位在职月平均工资多500块钱。别看宁州是一个小城,但它靠海,地处浙省,经济可不差。2000元的工资,只能算中低收入水平。不敢大手大脚花钱的那种。如果他留校的话,工资至少是现在的三倍。特别优秀,还有各种补贴,倘若能够进入人才培养计划之类的名单,浙大还会补贴10-50万不等的购房补贴。最重要的是,浙大老师,说出去也有面子。毕竟是名校。这种强烈的落差感,大抵也是张东升后来走极端的缘由,为了爱情,他放弃了体面的收入,光明的前程,甘愿来到宁州,当一个赘婿。结果却是人财两失。爱情没了。工作也没了。一样都没落到。不过。那是从前了。现在,日子只会越来越好。短时间内,他暂时不准备离开宁州。他不走,也不是为了打脸什么的,主要是为了‘任务’。既然要走,肯定不能默默无闻的走。高低得引起一点点轰动,然后在小圈子内引起一阵热议。谈好房租,李杰当天晚上就搬离了宾馆。接着,他请了一天假,用来打扫房间,购置一些生活用品。少年宫的领导也知道了他离婚的事。主任看向他的眼神,有着几分同情。在少年宫的小圈子里,李杰其实也算比较有名的一类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