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27章 生机勃勃的年代(2 / 4)

“没有,我只是了解了解。”

李杰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政策。

“根据华夏的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》,零售业和影视文化产业一样,都是‘限制类’项目。”

“要投资的话,必须与华夏企业合资经营,并且需要中方控股。”

“目前,只有北上广深等几座试点城市开放外商投资。”

“另外。”

“审批手续也比较麻烦,需要商务部门,以及地方的审批。”

“这么麻烦吗”

一听那么多要求,李海仁不禁有点迷惑。

投资限制还那么多

而且,只是零售业而已,这又不涉及到一些敏感的东西。

“毕竟是刚刚开放。”

李杰笑着解释道:“华夏这边没有太多的经验,限制多一点,也能理解。”

90年代虽然已经明确确立了转向,但保守派的声音也不小。

不仅是摸着石头过河,还得防着自己人推一把、拉一把。

走起路来,磕磕绊绊,这不是很正常。

况且。

投资超市,只是李杰立起来的一个幌子。

他要投资的行业是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》里面没有列出来的项目。

像互联网这种新生事物,不仅法规跟不上,政策也是。

根据目录,它既不属于鼓励类,也不是限制类、禁止类。

这也是早期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接收外资的原因之一。

法无禁止即可为。

为了这次的华夏之旅,李杰准备了整整5000万美金,这也是他个人名下所有的可流动资金。

其中,一部分还是贷款。

5000万美金,看着很多,但实际上却很少。

以藤讯为例,1999年第一轮融资时,估值就高达1100万美元。

新琅更是高达8000万美元。

是的。

成立一年多的新琅,估值就有了8000万美金。

要不怎么会有互联网泡沫。

不论是东方,还是西方,互联网相关的企业,估值就像是吹气球。

一个月,一个新台阶。

所以。

5000万美金,真的不多,这笔钱,李杰目前都放进了外汇、期货市场里,从哪里赚钱,都没这里快。

对于普通人而言,外汇、期货是赌博。

一个点的波动都会损失惨重。

但对于李杰这种知道大势,且理论过硬的人来说,外汇、期货市场,约等于捡钱。

并且,区区5000万美金,投入到外汇、期货市场,就像是一滴水落入大海。

根本影响不到大势。

这边。

李杰和李海仁在华夏‘旅游’,那边,陈道俊还是走上了收购起亚汽车的路。

奇迹投资公司以1.1万亿韩元收购了起亚汽车。

折算成美元的话,大概6.3亿美元。

“道俊,你疯了吗”

陈养喆看着对面的小孙子,脸色阴沉如水。“你知道这笔钱是什么概念吗”

“而且,你的那个公司,完全没有汽车行业基础,你了这么多钱,跟打水漂有什么区别”

“爷爷,我只是想尝试一下而已。”

陈道俊语气‘轻松’道。

“您不是想让顺洋旗下的汽车业务做起来吗”

“我们两家合并吧,以股换股,怎么样”

“以股换股”

“你要跟我换股”

陈养喆脸色又是一沉。

“你知道顺洋汽车的估值是多少吗,如果顺洋和起亚汽车合并,我会丢掉顺洋汽车掌控权。”

“你觉得我会同意这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