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礼膜拜。
强!
他是怎么做到这般快,这般好,还这般持久的?
这踏马还是人类吗?
是人类吗?
仅凭这一手,现场的乐迷都被震住了,不论这支乐队的成色如何,单凭主唱、吉他手这一招,在欧美,这叫吉他高手。
在小日子,那边要中二一点,他们通常将这类人称之为吉他英雄。
就在李杰弹奏的间隙,爱乐乐团的人已经纷纷入座。
该调设备的,调!
该试音的,试!
李杰这一段长达六分钟的高速演奏,既是炸场,又是给他们暖场。
当琴弦停下,现场响起如潮的尖叫声、掌声。
“噢,MYGOD!”
“unbelievable!”
“credible!”
“三分钟,我要这个人的所有资料!”
“安可!”
“安可!”
“……”
数万人发出的庞大声浪,席卷着台上的每一个人,包括那些见过大场面的乐团成员,他们也没见过这阵势。
他们平时都是在音乐厅,最多是露天音乐节。
但。
人数通常就几百,最多数千人。
几万人凑一块?
大姑娘上轿,头一回!
一旁,今天爱乐团的首席指挥库特·马祖尔特地穿了一件皮质风衣,这是为了rock!
此时的他,已经站到临时搭的一个小台子上,他先是向台下的乐迷浅浅的鞠了个躬。
然后。
他面向乐团的成员,从架子上拿起指挥棒。
很快。
一切准备就绪,台下还是闹哄哄的,台上却安静了。
嗡!
随着指挥棒轻轻抬起,好似狂风暴雨的前奏,骤然响起!
台下。
托马斯瞬间被击中。
这些音符好像带着电流,蹭的一下,直击他的耳膜,直冲他的天灵盖。
一发入魂!
接着。
小提琴组入场,高亢的弦乐宛如一把尖锐的刀锋,刺破长空!
而这。
仅仅只是开场,当吉他、贝斯、鼓先后进场,古典乐与摇滚乐之间,相互映喝,又彼此对抗。
层层递进,螺旋上升!
一直上升!
当双方都飙到最高,突然为之一静!
下一秒。
&n是精华中的精华,那象征着永不屈服的精神。
吉他声越来越高昂!
鼓点入场。
同伴,来了!
再是贝斯,低沉的贝斯,时隐时现,它从未离开,它一直都在。
键盘和管乐近乎同时切入。
战争再起?
不。
只是暂时的尾声,当进入下一个乐章,双方的关系不再是对抗,更像是将遇良才,棋逢对手的欣赏。
双方在碰撞中交融,共同谱写一场史诗般的战争。
即使从头至尾都没有人声,但无声胜有声!
另一边。
《滚石》的副主编乔此时已经激动的面红耳赤,现场演出的效果比录音室版本更棒!
更好!
更震撼!
毕竟。
古典乐还得是听现场。
仅靠CD、黑胶,不足以录制出完美的音乐,因为录制的音乐,它没有灵魂!
永远是那条曲线。
没有任何起复。
现场不一样!
状态不好,或许会更差,但如果状态出色,天才般的灵光一闪,那就是经典。
难以复刻的那种经典!
今天的现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