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0章 分子到物体的不可逆摧残(1 / 2)

核辐射,一种无形、无味、无觉的能量释放。

是人类在利用原子能时必须直面的最严峻挑战。

它并非简单的灼烧或创伤。

而是一种深入生命最微观核心的、系统性的、延迟性的毁灭。

其对人体的影响,是一场从细胞层面开始,最终席卷整个生命体的寂静灾难。

这场灾难的起点,是辐射与人体细胞的相互作用。

当高能量的电离辐射(如α、β、γ射线或中子)穿透组织时,其携带的能量足以像一颗颗极微型的炮弹,直接轰击构成细胞的分子,特别是生命遗传的蓝本——DNA。

这种轰击主要有两种方式:

一是“直接效应”,辐射能量直接断裂DNA的双螺旋链条;

二是更常见的“间接效应”,辐射先电离细胞内的水分子,产生大量高反应活性的自由基(如·OH),这些自由基再像疯癫的破坏分子一样,肆意攻击并损伤周围的DNA、蛋白质和酶。

DNA的损伤是万恶之源。

如果损伤轻微,细胞自身的修复机制或许能够将其修正。

但若损伤广泛而严重,修复机制便会崩溃,进而引向三条绝望的路径:

第一,细胞凋亡。

机体启动自杀程序,清除这些不可逆的损伤细胞,这对于个体而言有时是一种保护机制。

第二,基因突变。

DNA被错误地修复,遗传密码被改写。

若这种突变发生在与细胞增殖调控相关的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上,就会埋下恐怖的祸根——细胞开始摆脱正常的生长控制,无限增殖,最终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发展为癌症,如甲状腺癌、肺癌、白血病等。

第三,功能丧失。

细胞虽未癌变,但因遗传信息错误而功能失常,无法履行其职责。

这些微观层面的破坏,根据辐射剂量的大小,在宏观人体上呈现出截然不同却同样残酷的图景。

高剂量辐射(急性辐射综合征) 是一场迅速而猛烈的全身性攻击。

当人体在短时间内暴露于超高剂量辐射下(如核爆炸或重大核事故现场),其影响是立竿见影且骇人听闻的。

它被分为三个前后相继又可能重叠的阶段:

1. 前驱期:

在曝光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,受害者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疲劳和食欲不振等类似流感的症状。

这是身体细胞大规模死亡,尤其是对辐射敏感的肠道黏膜细胞和神经细胞受损的首波警报。

2. 潜伏期:

持续数天至数周,表面症状似乎减轻,病人仿佛在好转。

但体内却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屠杀。

对辐射最为敏感的造血干细胞正在凋亡,导致骨髓空虚。

白细胞、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生成彻底停滞。

3. 极期:

这是最致命的阶段。

免疫系统因缺乏白细胞而彻底崩溃,患者对最微弱的感染都毫无抵抗力,引发严重的败血症。

血小板骤减导致无法凝血的倾向,身体出现皮下瘀斑、内脏出血和致命性大出血。

肠道系统损坏导致严重腹泻和电解质紊乱。

最终,患者多死于感染、出血或全身多器官衰竭。

剂量极高时,还会摧毁神经系统,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导致抽搐、昏迷和死亡。

… …

总而言之,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一场从分子到整个生物体的、不可逆的、多层次的身心摧残。

它既是瞬间焚身的烈火,也是潜伏数十年的慢性毒药;

它既直接摧毁生命,也阴险地篡改遗传的未来,是足以解构生命本身的、无声的毁灭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