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该是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对方了。
“请他们过来吧!”
“是。”
“不许带武器。”
“是。”
参谋去传令。
不久,五个黄点过来了。
的确没有带武器。
见了面,张庸才醒悟过来。原来耿廷石是他啊!
是西北事变以后,他去南昌陆军监狱,秘密释放红党。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耿廷石。
的确过去很长的时间了。后来再也没有遇到过。难怪想不起。
站起来。礼貌的表示欢迎。敬礼就不必了。
两军的关系,大家心知肚明。
同床异梦。
貌合神离。
何况,他张庸还是老蒋的心腹。妥妥的反动派呢!
抗战胜利以后,他要是不跑路的话,别人就要全部冲着他来了。所以,第一时间跑路才是王道。
“张专员。”
“耿廷石?”
“是我。有劳专员惦记,还记得我的名字。”
“你前段时间不是在南昌吗?怎么来这边了?以后还回去南昌吗?”
“不回去了。我们要去抗日前线。”
“滁州那边?”
“哪里有日寇,我们就去哪里。”
“很好。有志气。你们来找我,是有什么事?”
“我们是来请求援助的。”
“需要什么?尽管开口。”
“武器弹药。”
耿廷石也不客气。开门见山。
作为抗日先遣队,他们收集的日寇信息还是比较多的。
都比较清楚的认识到,日寇的战斗力,不一般。难对付。他们最先和日寇接触,难保不会吃亏。
“你们有多少人?”
“三百多。”
“没问题。”
张庸慷慨答应。
一个营的武器装备。满足!
只要是积极上前线抗日的,全部满足!还溢出!
“谢谢。”
“不过……”
“什么?”
耿廷石皱眉。
对方是要提条件吗?
好熟悉的套路。
一路上遇到的,都是这样的套路。
明明是有军政部的批文,但就是拿不到武器弹药。都是各种推托。
没说不给。都是说暂时没有。需要等等。
结果就是等啊等……
然后就没下文了。
张庸这里,是他们最后的希望。
如果还是拿不到,他们也只好继续开赴前线。想办法从日寇手里缴获了。
可能需要付出很大代价。
“武器弹药在嬉子湖那边。要辛苦你们自己去拿。”
“嬉子湖?”
“对。船运过来的。量比较大。”
“我们立刻去拿。”
耿廷石等人立刻燃起了一丝丝希望。
张庸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来着?量比较大?意思是武器弹药很多吗?
需要船运。难道是一船武器弹药?或者半船?
“来人。”
“到。”
“通知骑兵营集合。”
“是。”
很快,孙德喜到来。
骑兵营集合完毕。张庸就带着耿廷石出发。
从桐城到嬉子湖,有十几里路程。骑兵营轻轻松松。新四军先遣队速度也很快。
来到嬉子湖边。系统安排的运输船已经等候多时。
一艘平平无奇的小火轮。上面装的都是武器弹药。
具体数量不明。
但是装备一个营,那是绰绰有余。
节省一点使用。甚至足够一个团。
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