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君,禹听说昔日轩辕黄帝以《青角》之乐封禅泰山,其曲惊神泣鬼,凤凰翔集。颛顼帝也曾以乐化民,造福百姓。可见圣人以乐教化万民,如播德于天下,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臣以为商均兄若精研圣人之乐,以助教化。播帝君威徳于天下,育仁孝之教化于华夏,亦是帝君之幸,华夏之福!”
舜帝爷闻听此言,方才眉头略微舒展,转头对娥皇道:“娥皇,禹方才所言,你要一字不落地说给均儿听!”
娥皇只得作揖称是。
只见舜帝爷起身回到屋内,出来时神情严肃,步履沉着,双手捧着一把泛着温润光芒的铜剑。舜帝爷如苍松挺立,朗声道:“姒禹听令!接帝君剑!执此剑者,当护我华夏,惩奸除恶,平定叛乱,佑我百姓!”
姒启看到父亲双膝跪地叩首,双手恭敬地举过头顶接过那把色泽温润的帝君剑,道:“姒禹领帝君命!”
忽然一阵风起,天地之间充满着萧条肃杀之气,庭中古柏森森,叶声飒飒。而姒启只见舜帝爷与父亲一站一跪,神情肃穆,俨然宛若风中劲松一般。
继续阅读
舜帝上前扶起大禹,拍着姒禹的肩膀道:“禹总师,此次南征三苗,愿你不辱使命,凯旋而归!待你归来,我虞舜与总师亲解战袍,设宴庆贺!”
姒禹抱拳道:“帝君厚爱,姒禹没齿难忘,铭记于心!此次南征,尚需时日筹划,还请帝君宽限些时日。”
舜帝捋须笑道:“行军谋划,自然不可操之过急。此事全由总兵与皋陶先生统筹。”
姒禹躬身拜道:“谢帝君体恤!禹替三军将士拜谢帝君!”
舜帝笑道:“天色也不早了!你这个长时间没见妻儿,早些去歇息罢。我这把老骨头,也该回屋了……”
姒禹拜谢,然后转身带着女娇和姒启回屋。
那夜寒风呼呼,姒启却觉得格外温暖,他第一次牵着父亲的手回家。
他想起娘说的那句话,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家。
他越想越觉得娘说的话有道理,这句话尤其有道理。
从前他和娘在涂山部落,可少了父亲的陪伴,他和娘遭受了太多的冷眼和嘲笑。如今身处千里之外的蒲坂城,他却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馨。
女娇挽着丈夫的胳膊走进内屋,姒启则睡在外屋。
窗外寒风呼啸,似乎有千百头雪狼在夜色中奔走呼号,隐隐听见雪粒拍打在木板窗户的声音。
可姒启这一夜却睡得格外的香,他刚一躺在床榻上,便带着甜甜的微笑进入梦乡。
姒启只觉身子变得很轻,在一片广阔的土地上奔跑,他觉得脚下的土地变得格外柔软。他仿佛又回到涂山部落的原野之上,他一回头便看见笑容如阳光般温暖的青越。青越的身旁是他那清秀可爱的妹妹青玉。青玉也在微笑,如同山谷温柔的风,让每片树叶都簌簌作响。
姒启兴奋地走向青越和青玉,他右手拉着青越,右手拉着青玉,欢乐地奔跑起来。他们跑得风驰电掣,他们跑得身轻如燕,他们跑得大汗淋漓。他们最终来到一个青丘的大树下歇息。然后姒启就开始给他们说蒲坂城的见闻,说蒲坂城如何繁华,说东市的珍珠、扇贝、玛瑙、海鲜,说他那位神秘的埙乐师,说舜帝爷和帝妃的容貌。当然,他最重点说的是他的父亲。
他说起父亲时目光变得崇敬而又温柔,如同向日葵仰望太阳一般的目光。他看青越凝神倾听,青玉托腮微笑,他也忍不住笑起来。笑着笑着,这些周围的景色渐渐变得模糊,连青越和青玉的面容也变得模糊。
“启儿,启儿!该起床了,什么事这么开心,一直笑个不停?”
听到娘的声音,姒启这才揉揉眼睛坐起身来,发现他并没有在涂山,还在蒲坂城里。